太赞了! 章丘老人落水 “扫地僧”挺身而出救了人 【原文如下】 9月2日下午5点左右,刁镇街道田官村75岁的崔存昌老人,如常在漯河边清洗鞋子。一弯腰、一抬头之间,突然天旋地转,眼前一黑——他不慎跌入了河中。
河水深不见底,暗流涌动,深处约有三米。老人拼命挣扎,但年迈体弱,很快体力不支。他被水流裹挟着向下漂去,河面上只剩下一个脑袋忽沉忽浮,命悬一线。 就在此时,白衣村村民、73岁的李广禄正在河边看人钓鱼。他眯起眼睛,隐约看到河中央有一个黑点一起一伏。“你看,那是不是个人?”他急忙拍了一下身旁钓鱼的朋友。对方不以为意:“像是‘下河沿’(当地方言,指游泳)的吧。” 但李广禄越看越不对劲:“哪有人这样游泳的?一浮一沉,分明是出事了!”他顿时警觉起来。由于自己年事已高、无力单独施救,他立即沿河岸奔跑并大声呼救——“救命啊!有人掉水里了!” 呼救声穿透傍晚的宁静,传到了正在附近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李纪贵耳中。今年63岁的李纪贵,一听有险情,二话不说,放下扫帚就朝河边冲去。
情急之下,他头脑异常清醒。看到路边停着一辆电动车,他迅速向钓鱼人借来,骑上就往下游追去。途中经过一户人家门口,他一眼瞥见了几块废弃的泡沫板。 “有这东西就好办了!”他一把捞起泡沫板,夹在车后,继续加速向前骑行。 这一刻,每一秒都是生命的倒计时。
赶到老人漂浮位置附近,李纪贵迅速脱去外衣、长裤,毫不犹豫跃入河中,奋力向崔存昌游去。此时老人已落水近二十分钟,仅靠下意识抓住河中的水草,勉强让口鼻露出水面呼吸,意识已近模糊。 “我恍惚看到一个人游过来,递给我一块白花花的板子……”崔存昌事后回忆道,“我拼命抓住,就知道有救了!” 李纪贵一把将泡沫板塞进老人怀中,自己则潜入水中,用肩膀顶、用手推,一次次尝试将老人带向浅水区。老人也非常配合,尽力放松身体、借力浮起。 救援过程异常艰难。李纪贵几次憋气下沉,用尽全身力气托举老人。最终,他的脚触到了河底——终于到了浅水区!“能踩着地,我心里就踏实了。”李纪贵事后说。
他连搀带扶,终于将老人成功救上岸。此时崔存昌虽然浑身湿透、体力耗尽,但神志逐渐恢复,手中仍死死抱着那块救命的泡沫板。十分钟后,他完全清醒过来,除了受些惊吓,身体并无大碍。 看到老人平安、家属也赶到现场,浑身湿透、筋疲力尽的李纪贵默默回到家中,洗了个澡,换了身衣服,又继续去做他还没做完的环卫工作。直到这时,他才发现自己的脚不知什么时候被划了一道口子。“水里的时候根本感觉不到疼,光想着救人了。”他说。 此次成功救援既得益于李广禄的及时警觉与呼救,也依靠李纪贵的沉着判断与丰富经验,两人合力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。那一晚,李纪贵翻来覆去睡不着。白天的惊险画面一次次重现。“现在想想是真后怕,但那是一条人命啊,我不能不救。” 他不是第一次救人。 刁镇街道白衣党支部书记李广涛告诉记者,大约30年前,李纪贵就在漯河边救起过一个落水的小女孩。“如今那女孩都快四十岁了。”村民和村干部都称赞他平时热心善良、勇敢尽责。李纪贵则谨慎提醒道:“救人也要讲方法,得清楚水况、量力而行。我从小在漯河边长大,熟悉这里每一段深浅,不然我也不敢贸然下水。”
从李广禄的第一声呼救,到李纪贵的奋不顾身,再到沿岸群众的关注,这场救援不仅挽回了一条生命,更展现了乡村邻里间最珍贵的互助精神与淳厚民风。在老龄化日益加深的当下,老人们之间的相互守护,既是中国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,也为构建和谐互助的乡村共同体,写下了温暖的注脚。而那位平日里低头劳作的环卫工李纪贵,真可谓现实版的“扫地僧”——不张扬、不居功,却在危急时刻绽放出非凡的勇气与光芒,成为现实生活中真正的“生命守护者”。 【小编有话说】 章丘老人落水慌了神! 还好有“扫地僧”出手 化险为夷! ▍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原创。此内容整理自“爱济南”。如有侵犯,请联系删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