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章丘红色记忆 石峪寺里那把点燃抗日征程的火 一起来看看! 【原文如下】 在章丘区普集街道,距今600多年的石峪寺不仅是当地的重要古迹,也是见证抗日战争时期烽火岁月的重要地标:这里是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装的诞生地,也是军民同心抵御外侮的精神象征。共同走进这座古寺,重温那段峥嵘岁月。 在章丘区普集街道三山峪村的半山腰上,始建于明代的石峪寺静立于青山环抱之中。1938年2月,章丘人民抗日救国军在此宣告成立,点燃了当地抗日的第一炬烽火。 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装纪念馆讲解员李林介绍,1938 年初,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装就在其身后的石峪寺正式成立;当时身为教师的李曼村和宋乐生等人,怀揣爱国理想挺身而出,经过多次秘密集会与商讨,联络了七十余名爱国之士,毅然拿起简陋的武器,宣告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装正式诞生 。 这支新生的抗日力量很快被编入八路军主力部队,在党的正确领导下,他们奇袭日寇据点,夜袭胶济铁路,给敌人以沉重打击。这段峥嵘岁月,如今被完整记录在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装纪念馆中。 章丘区普集街道文化站站长王红梅表示,馆内收藏着早先胶济铁路 “日伪” 时期普集火车站的老照片;1938 年 4 月,李曼村带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六支队二十一中队,夜袭普集日寇据点,破坏胶济铁路,切断日军东西交通线,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。 在日寇频繁扫荡的艰难岁月里,章丘人民展现出惊人的勇气和智慧。为躲避迫害,当地群众在山间挖掘了大量山洞,形成了独特的避难系统。正是这一处处简陋的山洞,成为日后保护百姓生命的重要屏障。 章丘区普集街道三山峪村村民崔昌俊回忆,1939 年曾有一次日寇扫荡,据说当时出动了 8000 多兵力包围长白山;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避难山洞,因自家山洞较远,母亲来不及带他前往,便躲进了别人家的山洞;当时他年纪尚小,总在山洞里哭闹,母亲担心引来鬼子,便抱着他走出山洞,躲到山沟里的石头底下,才躲过了那场劫难 。 从石峪寺的抗日烽火,到胶济线上的破袭战斗,章丘儿女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壮丽的抗日史诗。如今,古老的寺庙、庄严的展馆,都依然静静诉说着那段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,激励着后人传承伟大抗战精神,不断砥砺前行。 【小编有话说】
石峪寺有段硬故事 那把火 是咱章丘的骄傲! ▍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原创。此内容整理自“最美章丘”。如有侵犯,请联系删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