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丘大葱田用上科技招了 长势绝了! 【原文如下】 七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,宁家埠街道广袤的葱田里,一行行葱苗挺拔青翠,正沐浴着盛夏阳光奋力生长。距离大葱成熟的黄金时节尚有数月,但田间管理、病虫害防控乃至未来的销路与品牌建设,却如暑气般萦绕在葱农心头,关乎着秋冬的收成与收益。近日,承载着科技与希望的“山东省妇联巾帼科技助农兴农直通车”驶入大葱田,为翘首以盼的葱农们送来了一场解忧的“盛夏及时雨”。 宁家埠街道是章丘大葱主产区,种植面积5000亩,有省内最大的大葱交易市场,年交易量达3亿斤,带动周边近2000名群众就业,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,形成“种植——储存——加工——销售”全产业链条。宁家埠街道先后被评为山东省“农业产业强镇”“富硒农产品产业街道”。 田间地头,一场生动的“田间课堂”随即开讲。省农科院的专家蹲在田埂边,手持一株病蔫的葱苗,向围拢的葱农仔细讲解:“大家看,这几株叶片发黄、萎蔫,根部发褐腐烂,是典型的根腐病。再看这边,葱白基部出现水渍状斑且有异味,便是软腐病在蔓延。七月雨水多、地温高,这两样土传病害危害极大!”专家边说边用小铲轻翻土壤,“瞧,这些细小的乳白色线虫,还有土里藏的细长金针虫幼虫,就是专咬葱根的结线虫和金针虫,它们是导致死苗减产的‘地下杀手’!”专家强调,当前正是防控这些病虫害的关键期,必须坚持“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、绿色优先”原则,科学管理,为后期葱白品质和产量奠定基础。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线上同步直播也吸引了众多目光。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《乡村季风》栏目通过抖音、快手、视频号及山东乡村广播平台,实时传递这场田间“科技课”,吸引了超万人在线观看学习,互动留言不断刷屏。 现场的葱农更是抓住宝贵机会,争相将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抛向专家:“根腐病、软腐病传染太快,有没有特效药或者好的轮作办法能断根?”“金针虫、结线虫躲在土里太难缠,有啥环保又管用的法子能治住它们?”“这大热天浇水施肥怎么拿捏分寸?想让它长又怕烧了根!”“咱街道大葱品质没得说,咋包装、咋吆喝才能把牌子打响?”
烈日下,专家们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。从土传病害的轮作倒茬和药剂处理方案、地下害虫的物理诱杀与生物防治技术,到高温期精准水肥管理的诀窍、提前对接销售渠道的策略,再到品牌定位、包装设计和讲好宁家埠大葱故事的实用建议,讲解句句切中要害,引来阵阵赞同。 据悉,山东省妇联巾帼科技助农兴农直通车自2021年启动以来,始终奔驰在乡村振兴一线,精准送达前沿科技和实用知识。此次深入宁家埠街道葱田,助力省农科院专家与街道巾帼带头人结成了“一对一”帮扶对子,专家承诺将持续提供贯穿整个生长季的技术指导,助力她们精进种植技艺、拓宽经营思路,共同擦亮宁家埠大葱的金字招牌,为即将到来的丰收积蓄更强动能。这场田间地头的科技“及时雨”,不仅解了葱农的燃眉之急,更为街道大葱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 活动现场设置了“巾帼好品”展销区,集中展示了特色农产品及手工艺品。富硒石磨面粉、富硒西红柿等琳琅满目的农特产品,充分展现了街道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丰硕成果。这场活动将众多优质农品汇聚一堂,变成了一场“看得见、尝得到、摸得着、能体验、可带走”的优质农品盛宴,让现场群众既饱“眼福”又饱“口福”,赢得连连称赞。 【小编有话说】 专家现场支招 抗暑保苗的招超实用~ ▍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原创。此内容整理自“宁家埠街道”。如有侵犯,请联系删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