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不会把舞台留给病魔”
——记文祖学区中心小学张方方
“自从我生病之后,我经常琢磨两个最常见的词语,一个是‘生活’,一个是‘干活’。我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,‘生活’就是只要生命存在,就应该有活干;‘干活’也类似,‘干’是‘活’存在的方式和内容,不‘干’,‘活’也就没有了意义。”
说这番话的是文祖学区中心小学的张方方老师。尚未不惑的她不幸与去年查出了乳腺癌。2021年8月,经历了大手术后,忍受着定期需要化疗的痛苦,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。
“我自己都没有拿自己当作病人看,你们还担心什么”。生性豁达开朗的张老师面对着家人的关心、领导的关怀时,总是为自己这样开脱。
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后,由于青年教师流动较大,学校在安排班主任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。得知此情,张老师主动请缨,并且要担任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。家人对她的选择表达了尊重的意见,但学校领导不得不考虑她的身体。一年级是孩子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,需要班主任老师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指导,只要学生在学校,就必须有老师陪伴在身边。她的身体能否吃得消,这是领导们必须要首先想到的。
“不要拿我当病人看”,张老师笑的灿烂而又爽朗,“我进敌就退,敌退我就打。不克服眼前的困难,人生会有进步的可能吗?”
此时,她做了手术才刚满一年的时间。就这样,她义无反顾的当上了班主任。
每一个教育人都知道“班主任”意味着什么,尤其是每天都时时刻刻的面对着三十个只有六岁的孩子。
“都说与孩子们打交道是朝阳的事业,我倒觉得孩子们的光与热是靠老师才能激发出来的,引导的好了每个孩子都是正能量。这更像是一片向日葵,每天都把笑脸朝向太阳,我愿意做孩子们的太阳,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。”
“老师,某某同学又哭了,要找他的妈妈……”,张老师端起的水杯还没有靠到嘴边,就急忙放下,一溜烟似的离开座椅,冲进教室。
十分钟,两进两出。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。“实在不好意思”,她很愧疚似的,“要不是您在这儿,课间我也会在教室里面,孩子太小,出了状况咱们没法和家长交代。下节课还要上课,咱们就先聊到这儿吧。”
她真的不需要愧疚,倒是叨扰者内心不安。
张老师还是学校小手工艺制作社团的指导老师。
学生的各种手工制作作品琳琅满目,有彩色毛线编制的字画、各种毛绒玩具等,稚嫩中透着精巧。从绘图设计、材料选择、手工制作,孩子们的作品都是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。
“追求美才能靠近美,才可能得到美。培养孩子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是我们社团活动的宗旨。至于作品,那是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脚印,是孩子们心灵嬗变的痕迹。精美的作品都是内心的折射。”
看着孩子们或略显粗拙、或稍显熟练的手法,听着张老师口若莲花的“哲学经典”,让人顿悟,为什么“立德树人”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,而不是让孩子只会得纸上的满分卷。
疾病,你真的不应该来到这个坚强乐观的女教师身上,因为面对有这样生活态度、价值观念的人,你注定是要失败的!